影响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因素
从图17-1还可以看得出,危害外加剂功效实际效果的要素许多 ,有外加剂方面的,也有水泥方面的,混凝土掺合料、环境因素及混凝土外加剂拨量、掺入方式的危害也不容忽视。下面简要分析它们的功效规律。
一、混凝土外加剂方面的因素
生产萘系混凝土减水剂的主要原料——莜的来源、品位和纯度等对产品的性能有一定危害。萘系混凝土减水剂在生产过程中的磁化水平越高,则转变为带有硫酸基硫化物的莜环越多,该减水剂的分散化功效也增强;水解越充分,则随后的加聚反应越易于进行,减水剂质量越好。萘系混凝土减水剂分子的聚合度对其塑化实际效果有显著危害,一般萘系混凝土减水剂的聚合度为10左右较好。减水剂的情况也危害其对水泥的塑化实际效果,粉末状减水剂的减水率约比液态减水剂低5%。
二、水泥方面的要素
水泥矿物成分、石膏型态和掺量、碱含量、混合材品种与掺量、细度、新鲜水平,以及溫度等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功效实际效果均有不同水平的危害。
(1)矿物成分和石膏掺量
一般来说,水泥中C3A和C,AF的比例越大,则减水剂的分散化实际效果越差。研究表明,水泥中SO?比硫化的超塑化剂(如萘系减水剂)更易于与铅酸盐功效,所以SO?与C3A的浓度平衡是否跟掺混凝土减水剂浆体中混凝土减水剂浓度急速降低的现象有一定关系。Aitcin也将萘系减水剂与某些水泥产生不相适应性的原因归结于水泥中C3A含量太高(如大于8%)或者石膏与C₃A的比例偏小。
(2)水泥的碱含量
水泥中碱含量的提高会降低减水剂的塑化实际效果,碱含量的提高还将导致混疑土址落度损失加快和凝结时间缩短。
水泥中碱含量的提高会促进铅酸盐相的溶解,造成铝酸盐相的快速水化;碱的存在也会促使较多的萘系混凝土减水剂吸附在铝酸盐矿物表面。所以,碱含量高的水泥,50,与C,A的比例显得更加重要。
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在与碱含量较高的水泥的适应性方面,低浓型萘系混凝土减水剂优于高浓型茶系混凝土减水剂,其原因在于低浓型萘系混凝土减水剂中残留的Na2SO。为浆体液相及时提供了一定量的SO。
(3)水泥中的混合材和混凝土掺合料
当用矿渣粉替代部分水泥后,还可以起到提高浆体初始流动性,减小流动性损失的良好效果,且随着矿渣粉拨量的增加,这两种实际效果越显著。相反,用粉煤灰、沸石粉或硅灰替代水泥,则会引起初始流动性降低,流动性损失也加快,这三种拨合料对浆体流动性的危害规律为硅灰&沸>沸石粉>粉煤灰。
对于引气型外加剂,情况也如此,如对于使用硅灰的混凝土,引气剂的拨量要比常用掺量高25%~75%才能引入足够气体。
(4)水泥的细度
水泥颗粒对减水剂分子具有比较强的吸附性,在掺减水剂的水泥浆体中,水泥颗粒越细,意味着其比表面积越大,则对减水剂分子的吸附量越大。在水灰比和减水剂掺量均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水泥细度增大,浆体的流动性线性下降;浆体流动性损失也随着水泥细度的增大而呈增加趋势。
(5)水泥的新鲜水平和水泥的溫度
与存放一定时间的水泥相比,减水剂对新鲜水泥的塑化实际效果要相应差一些。水泥的溫度越高,减水剂对其塑化实际效果也越差,混凝土址落度损失较快。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换量与换加方式
聚羧酸减水剂的掺入方式有先拨法、同掺法和后掺法之分,各有优缺点。采用减水剂后掺法所起的塑化功效优于先掺法或同掺法;与陈放时间较长的水泥相比,后拨法对新出厂水泥的功效更加显著。
上一篇:鼎昌带你了解混凝土小料脱模外加剂
下一篇: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