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外加剂使用误区如何避免
外加剂的作用是改善混凝土性能,是在保持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相同的情况下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一种调节剂,应用时要注意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等。
调查了一些搅拌站,发现现在很多搅拌站混凝土的强度始终没办法提升。要想提升混凝土的强度,现处于残酷的市场需求环境中,又面临是不是会提高成本费、减少盈利的难题。通过深层次的调查、剖析发现,大部分该类搅拌站进到了混凝土外加剂使用的误区,详细如下:
1、低价购置外加剂因为销售市场竞争激烈,搅拌站针对原料的购置控制严苛。搅拌站都期待以最少的价钱购置到原料,混凝土外加剂都是这样的。搅拌站将外加剂采购价压得很低,必然造成外加剂生产厂家降低品质水平。而通常搅拌站在供货合同中非常少明确外加剂的工程验收规范。即便有,也仅仅确立依照国家标准规定,而国家标准规定通常是最低的规定。这就造成外加剂生产厂家在低价中标的状况下,供货的外加剂品质较低,通常凑合超过国家标准规定,难以考虑搅拌站对外加剂的使用作用要求。
2、限定外加剂掺量搅拌站管理层对砂浆配合比成本费监控严苛,乃至对水泥使用量、外加剂掺量也开展了明确规定。这必定造成技术性单位在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案时,很怕突破管理层的外加剂最大掺量规定。所以外加剂进厂要先检测PH 值来决定外加剂掺量: ①水泥C3A 在8以下,按正常推荐量掺。 ②水泥C3A 在8~9 就增大011~ 015 掺量。③水泥C3A 高于9 以上,就增加013 %掺量。这使坍落度波动大大减少,在工地调配次数减少。外加剂总量不得超过3 % ,超过3 %以上会出现砼凝结异常。
3、欠缺对外加剂的品质监控和试配认证。现阶段,针对外加剂的进库检验,大部分搅拌站是开展含固量、减水率、相对密度、净浆流动性度等性能指标中的1~2项检验,非常少搅拌站开展混凝土实验。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发觉,即便外加剂含固量、减水率、相对密度、净浆流动性度等性能指标符合要求,混凝土实验仍有将会达不到当初试配的实际效果,即混凝土减水率不够,或适应能力不太好。
另一个因为搅拌站水泥筒仓容积有局限,当混凝土日供量一大,水泥许多都是进场后基本错过了冷却就使用,而水泥厂通常水泥出厂溫度都会80℃之上(有的水泥溫度乃至贴近100℃),这类热水泥在同掺法拌和全过程中对外加剂吸咐也很显著,也导致了外加剂对水泥的不适应。
正确认识和使用外加剂,会使工程质量和成本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