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有哪些?
混凝土是由胶结料、砂料、石料、水和外加剂5种组合构成。进入21世纪,混疑土则越来越离不开第6种组分——矿物外加剂或称矿物换合料。其中用量最大的,作为现代建筑材料基础的是水泥混凝土,即胶结料是各种水泥。
一、影响到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面
直观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是测定新鲜拌和物的址落度以及从址落简中扩展出来的拌和物的推铺直径——扩展度。
影响到和易性的原因有这几点:
(1)水泥砂浆的数量
在水胶比相应的前提条件下,单位体积拌和物内水泥越多,拌和物流通性越大。但水泥过多,拌和物过黏,硬度与耐用性都会变差;水泥过少,不能完全包裹骨料表面,拌和物会产生崩址。
(2)水泥砂浆的稠度
水胶比小,水泥砂浆就稠,拌和物流通性小。水胶比过小则拌和物失去流通性、甚至黏聚性很差,影响到硬底化混疑土密实性和硬度。水胶比太大,拌和物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产生泌水、离析现象,直接造成 硬底化抗压强度减少,耐用性变差。
(3)骨料的影响到
改进砂石的配合比和砂在所有骨料中常占比例即砂率,能够调整拌和物和易性。骨料自身的形状如碎石、卵石、粗砂、细料等对拌和物和易性一样有明显影响到。
(4)混疑土外加剂
按功能划分的全部4大类混疑土外加剂中,有3类均与调整拌和物和易性有关:改进混疑土流变性能的外加剂;改变混疑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改变混疑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其中的一部分品种)。尽管理论上只凭外加剂也很有可能改进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但从经济性、硬底化后混疑土耐用性等综合考虑,在首要借助外加剂调整拌和物和易性的同时,也应当一样考虑配合比的调整和运输、施工工艺的调整。单纯只要求用外加剂来调整、改进拌和物和易性有时并不可取。
二、混疑土的硬度
抗压强度规范硬度是具备95%保证率的立方体试样抗压强度,国家行业标准规定有12等级的硬度标准值。硬度是混凝王硬底化后最基本的性能之一。
抗压强度首要在于水泥石硬度及水泥砂浆与骨料表面的粘结硬度。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水泥石硬度越大;使用同一种永泥,则水胶比越小、水泥石硬度越高,因为混疑土干后内部孔隙就少,等于增加了混疑土抵抗荷载的有效断面,减小了孔周围的应力集中;水泥石硬度越大与骨料粘结硬度也越高;如果水胶比小而和易性仍能得到改进,则抗压强度还因此得到提高,这首要在于外加剂的性能以及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
三、混疑土的耐用性
混疑土的耐用程度,或混疑土的使用年限统称混疑土耐用性。混疑土不仅要能安全地承受荷载,还得根据使用上的具体特定要求及周围自然环境有相当的耐用性。在设计,施工、材料影响到混疑土耐用性的三大板块上,材料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道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下一篇:减缩剂在水泥混凝土中的作用原理